來不及長大的蝴蝶寶寶
9月12日,帶領一群很棒的小朋友,到大屯山二仔坪地區從事體驗自然的觀察課程。
這是近期內第五次造訪大屯山區。由於這回不是以生態攝影為主的課程,全程幾乎都在帶活動或解說,雖然相機設備隨身攜帶,卻少有機會拿出來拍照。中午在面天山登山口附近用餐休息,小朋友們利用麵包屑等食物當食餌,順利的吸引到赤腹松鼠前來覓食,有人甚至用傻瓜相機留下了見證。後來,一隻還沒長大的小雞也跑來湊熱鬧,惹得幾個活潑的小朋友玩起「老鷹捉小雞」的遊戲。因為一直無法如願「捕獲獵物」,有個小朋友索性跑來向我借捕蟲網助勢,我盤算他們就算有網子也難順心如意,就讓他們和小雞一起運動運動吧!
利用大半小朋友都在合力「狩獵」的時間,我拿出相機到附近樹林中走走看看。在一小株柑橘樹的枝葉叢上,發現一隻烏鴉鳳蝶的幼蟲(大概是三齡幼蟲),正遭到一隻體型比牠大不了多少的粗腳條斑蠅虎(不結網蜘蛛的一種)咬個正著。一般情況下,鳳蝶類幼蟲最常遭遇的天敵,除了小鳥以外,還有肉食性椿象、長腳蜂、寄生蜂、寄生蠅,能拍到遊走性的蜘蛛捕食蝶類幼蟲,算是這次活動的意外收穫。
因為數個演講行程剛南下一週,在美濃龍肚國小遇到一個值得特別探討的問題──學校柑橘植栽上發現無尾鳳蝶幼蟲,為了給學生相關的生態解說教育,到底該不該抓下在室內人工飼養呢?一般在柑橘樹上出現的無尾鳳蝶幼蟲(有時候也會有其他近緣種出現),通常不會只有一隻,就算只有一隻,日後還有很多機會找到的。因此我認為,為了不同的觀察結果與目的,抓與不抓均有適合的對應作法。
留在柑橘樹上的幼蟲,牠們算是在完全自然的狀況下求生存,大部分個體很可能都無法順利成長到蛻變為成蟲,因為各類天敵隨時會結束牠們的生命。這也是生態教育上,可利用來說明「吃與被吃」這等亙古不變的自然現象,老師們甚至可以衍生「昆蟲與天敵」、「昆蟲的自衛機制」等相關的生態認識。不過,若無特別勤快的長期追蹤觀察,或是千載難逢的好運,要讓一群小朋友適時觀察到鳳蝶幼蟲遭天敵捕食喪命的現況,實在不容易!所以分批分次將柑橘樹上的幼蟲,移入室內以小盆栽或人工容器飼養,應該是最佳的做法。
將初齡即發現的幼蟲移入室內飼養,通常不易再遭到天敵侵犯,若無意外,牠們均能在細心照顧下成長到變為蝴蝶。這是讓學生在短期內,了解昆蟲生活史變化的理想題材。而半途才移入室內飼養的幼蟲,有時候可能先前遭到寄生蜂或寄生蠅產過卵,在室內飼養一段時間後,自然會漸漸病死,最後,無法羽化成功的死蛹,還會鑽出或多或少的寄生蜂成蟲、寄生蠅幼蟲來,無論生態教育或生命教育,都是不可多得的內容與活教材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